<th id="e6ydo"><pre id="e6ydo"></pre></th>

<dd id="e6ydo"><big id="e6ydo"></big></dd>

<ol id="e6ydo"></ol>

      加載中...
      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頻道 > 焦點資訊 > 正文

      零售商超企業人人樂因食品安全被處以罰款一萬元并沒收違法所得

      2022-06-29 16:21:47 來源:和訊股票

      起家于深圳的零售商超企業人人樂(002336),是不少深圳人曾經的青春回憶。

      最近,這家深圳本土商超知名企業,卻因一則食品安全的相關處罰登上了熱搜。

      據信用中國官網披露,在6月17日,人人樂連鎖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因涉嫌生產經營不符合法律、法規或者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被處以罰款一萬元并沒收違法所得。

      而和訊財經留意到,其實對于人人樂來說,諸如此類因食品違法行為受罰的情況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據可查記錄,其旗下有個別門店在近幾年內被監管處罰的次數甚至多達23次!

      除了在商品質量、食品安全等環節屢出狀況外,人人樂目前也正面臨多重經營困境。

      Wind數據顯示,人人樂2021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57億元,較去年同期驟降2522.88%,若其在今年仍不能實現凈利潤回正,恐怕公司將難逃被“披星戴帽”的命運。

      因食安問題受罰并非頭一次 旗下門店早成監管“打卡點”

      近日,信用中國披露了一起關于深圳本土百貨龍頭——人人樂的行政處罰情況。

      據披露信息,人人樂連鎖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因涉嫌生產經營不符合法律、法規或者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被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寶安監管局處以罰款一萬元并沒收違法所得。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人人樂來說,諸如此類因食品違法行為受罰的情況可能早已是“家常便飯”。

      和訊財經在天眼查中僅隨機選擇了三家人人樂在深圳開設的超市門店,就查閱到少則七八例、多則二十余例的行政處罰記錄。

      例如:人人樂白金假日廣場店,該門店在2014年至2022年的近八年時間當中,每年都能因為商品質量及食品違法行為被監管處罰,累計處罰次數高達23次,其中在2015年,該門店一年內就被監管查處了11次。

      另外,還需要指出的是,記載企業相關信用行為的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是在2014年2月正式上線的,目前能供公開查閱到的監管處罰記錄最遠可追溯至2014年,換言之,開設于2008年的人人樂白金假日廣場店,其歷史行政處罰記錄或許遠不止上述的23次。

      有零售行業從業人員向和訊財經表示,監管部門對于超市大賣場的食安情況的監控一直較為嚴格,而深圳又是國內最早制定零售商場食品安全管理標準的城市,人人樂作為本土商超龍頭,自然會受到“重點關注”。

      對于人人樂屢因食安問題遭受處罰的情況,上述人士認為,該公司需要進一步加強在食安領域自查自糾的力度,對于監管處罰應學會舉一反三,從而避免出現 “在同一個地方摔倒多次”的尷尬局面,并更好地保障廣大消費者的權益。

      在去年,由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委托深圳市零售商業行業協會組織開展了2021年“深圳市食品安全規范化管理店”評審,其中獲評該稱號的標準超市共有14家,諸如華潤萬家、天虹、家樂福、百佳、永旺等深圳頭部商超品牌的旗下門店均有上榜,唯獨少了在深圳擁有十幾家門店的人人樂。

      業績失速陷入經營困境 或難逃“披星戴帽”結局

      作為起家于深圳的本土老牌零售商,人人樂近年來的日子卻有些不好過。

      Wind數據顯示,人人樂2021年實現營收50.96億元,同比下降14.81%,而這一數值還趕不上公司2012年巔峰時期129.13億元營收的一半。

      換言之,在過去的近十年當中,人人樂不但沒能將營收重新拉回到正增長的區間,還連自家原有“老底”也丟失不少。

      人人樂在2021年年報中表示,“公司對持續虧損扭虧無望、無持續經營條件等情形的門店實施關閉策略,報告期內共關閉37家門店”,這也是人人樂關閉門店規模最大的一年,大幅超過了此前三年閉店規模之和。數據顯示,人人樂在2018年至2020年的三年中,一共關閉了12家門店。

      造成人人樂業績失速的原因有很多,有券商分析師對和訊財經表示,自2012年來興起的線上零售,重構了原有的零售業態,其通過減少中間環節、跨越時空限制、信息傳播較快等優勢吸引力大量消費者,降低了傳統零售渠道的客流量。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線上消費需求明顯增長,全國網上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4.1%,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2.0%,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4.5%。

      此外,近年來,疫情的發生以及直播電商等新業態的出現,又進一步加速了零售渠道線上化的進程,讓很多傳統零售品牌陷入困境當中。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人人樂也曾試圖積極探索轉型和自救之道,以期扭轉當前的經營窘境。

      例如:其在去年持續推進商品結構優化、實施資源整合降低采購成本、加強向O2O領域延伸發展,并且進行了創新門店業態的轉型升級,包括新型大賣場Le supermarket、精品超市Le super、社區生活超市Le life、社區生鮮超市Le fresh及R-one業態,打造各類購物與體驗場景等,快速適應新興消費群體的變化。

      不過,從其低迷的業績表現看,人人樂的這些舉措并未奏效。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公司持續的經營虧損,人人樂在2017年、2019年及2020年均被實行了相應的風險警示,股票簡稱開始“披星戴帽”。

      不過,人人樂每一次“戴帽”后,公司都快速通過股權轉讓,變賣旗下資產的方式讓公司凈利潤扭虧為盈,從而順利“摘帽”。

      例如,人人樂在2020年年報發布后,深交所就向其發布了年報問詢函,并指出,人人樂已連續七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負,其中,通過處置子公司西安人人樂實業有限公司股權實現投資收益36900.38萬元,通過轉讓全資子公司西安市人人樂超市有限公司永和坊項目資產實現資產處置收益8069.33萬元。

      深交所彼時就要求人人樂分析說明企業未來持續經營能力是否存在不確定性,是否對非經常性損益存在重大依賴。

      對于這一問題,人人樂在回復問詢函時認為,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主要體現在三個層面,首先是其擁有區域布局優勢、物流配送優勢等零售業務核心競爭優勢,其次是公司擁有充足穩定的經營現金流是公司持續經營能力的體現,最后是人人樂在零售行業中有著較好的聲譽,零供關系良好,具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

      不過,對此有業內人士向和訊財經表示:“人人樂自認的這三大持續經營能力的體現點,換到任何國內頭部零售商頭上都說得通,其中并沒有能體現其核心競爭力的地方。”

      眼下,留給人人樂的時間似乎已經不多了。

      在2020年通過變賣資產艱難實現凈利潤回正后,2021年,人人樂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57億元,較去年同期驟降2522.88%,若人人樂在今年仍不能實現凈利潤回正,恐怕公司仍舊難逃“披星戴帽”的命運。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永久
      <th id="e6ydo"><pre id="e6ydo"></pre></th>

      <dd id="e6ydo"><big id="e6ydo"></big></dd>

      <ol id="e6ydo"></ol>